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中国好少年”郭天骄的留学心路
发布时间:2022-05-06 15:56 作者:网络信息部 点击:

图片

 

郭天骄2012年兰州市第二届美德好少年2013年甘肃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17年中国好少年2019年考入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农学专业,同年被选送到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米宁大学学习俄语。2020年考入莫斯科州国立大学对外俄语专业。
 

  自2013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以来,沿线国家与中国人才交流更加积极踊跃来华留学和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人数持续增加。2019年秋,120余名应届毕业生从兰州出发,踏上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高校的求学之路,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其中有一位留学生如是说:我对留学生活充满了向往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秀人才。
  他就是多次获得美德好少年中国好少年荣誉称号的郭天骄,如今就读于莫斯科州国立大学

 

01
自强不息好少年
图片
  十年前,一篇《父子同心,用爱唤起生命奇迹》的新闻报道被兰州各大媒体刊载,郭健和郭天骄父子对绝症妻子和母亲不离不弃、悉心守护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小嘉宝(郭天骄的乳名)从五岁起开始照顾身患癌症的母亲,自小便养成了独立自强、勤奋刻苦的品格。母亲的过早离世让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成熟、坚强。嘉宝是孩子母亲给起的乳名,这个乳名一直用到***妈去世。”父亲郭健说,因为孩子小时候妈妈病重,自己无暇照顾他。天骄上下学都是自己一个人。
 

图片

 
  200611月,郭天骄的妈妈被兰州军区总院确诊为肺癌脑转移,全家人奔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辗转求医,依然希望渺然。孩子妈妈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一想到幼小的儿子将在一个缺乏母爱的家庭中长大,这就给了她与病魔作斗争的动力。
  自妻子入院治疗后,身为国家一级作家的郭天骄父亲郭健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卖车卖房以支付妻子的医药费,全家人租住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郭天骄父亲一边在医院照顾妻子,一边在外代课补贴家用。小天骄从此开始了学校、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
 

图片

 
  当时,年仅六岁的小天骄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边。每天放学后,天骄赶到医院伺候母亲吃药、输液,扶着母亲如厕。还要帮助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即使这样,郭天骄的功课也没落下。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板凳,趴在母亲的床边,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一边完成自己的功课。晚上要么趴在马扎上,要么睡地板上陪护母亲。爸爸不在时,妈妈半夜服药、喝水、起夜等都由他来照料。再后来,母亲病情加重导致双目失明,卧床不起,郭天骄还要倒便盆和为妈妈擦洗身子。其他病友和医护人员看见了都忍不住感叹。
  天骄一手捧书、一手帮母亲按摩的照片被多家报纸刊登,感动了无数人。在父亲和天骄的悉心照料下,妈妈坚持了四个年头,实现了她想看着孩子跨入初中校门的愿望,父子俩用爱谱写了出一曲生命的奇迹。
 

图片

     
       2011
2013,郭天骄分别被安宁区、兰州市和甘肃省授予“自强不息好少年”、“美德好少年”和“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7年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兰州晚报等12家省(区)市主流媒体,发起寻找百名“中国好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郭天骄荣获“中国好少年”称号。

 

图片

 

02
风物长宜放眼量
图片
  20199月,郭天骄被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选送到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米宁大学学习俄语,并于2020年考入莫斯科州国立大学外交俄语专业。
  郭天骄认为,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由留学生带动的民间交流,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赴俄学习生活的经历,不仅让郭天骄体验到异国美丽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并且促使他全面认识俄罗斯教育。
  郭天骄认为,与国内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的做法不同,国外教育注重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中国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西方教育着重思考与创造。这正如“中西药结合”,将两国的教育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互补益,往往能达到“1+12的效果。如果将中式的灌输教育比作“吸气”,西式的创造教育比作“呼气”,中西结合的教育模式就像呼吸一样,二者缺一不可。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练好“基本功”,在西方大学独立思考的氛围中不时地“解放思想”,利用在国内业学得的知识进行创造,留学生们受益良多。
 

图片

 
  留学生活使郭天骄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异国“孤独的旷野”中去重新审视自己。这增加了对不同文明的形态主动体验与思考的机会,开拓了视野。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同时还训练了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
  在俄罗斯留学期间,郭天骄发表了数篇探讨不同文化的文章,年纪轻轻却展露出不一般的真知灼见。他的《浅析俄罗斯文学》一文,就俄罗斯文学史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19世纪“黄金时代”、从19世纪末持续到20世纪上半叶“白银时代”、“苏俄时代”以及苏联解体后的青铜时代。并提出加强富有正能量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输出,以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和影响的观点。他在《“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一文中探讨了阻碍科学发展及大师成长的环境与条件,印证了民主的重要性。
 

图片

 
郭天骄虽然只是留学生中的一份子,但他十分看好俄语人才的发展前景。中俄睦邻友好,两国之间交往频繁,俄语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都大量需要懂俄语的外国人才。
常言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势必面临语言、文化、孤独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困难,不妨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利用留学的机会磨砺心志,习得应变处世之道。
 
03
男儿立志出乡关
图片
  乡愁是国人精神家园的失落和悲怆,是国人对人们彼此间心灵隔膜的感伤和哀泣,是人们对现实无能为力的困惑和茫然。
  郭天骄在《国人的思乡情结——重温鲁迅〈故乡〉》一文中,品味了鲁迅先生的乡愁。
  他写道:“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虽然‘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但现实却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鲁迅怀着浓郁的故乡情结期待着这份温情,但是心理错位的隔阂,却成为出走还乡的中国人普遍遭遇的情感伤痛。其实这种隔膜也正是现代人普遍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
  由此,郭天骄认为,国人的思乡情怀实则是一种家国情怀,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心中,家与国密不可分,人们以爱家的心态爱国,以思亲的心情思君,家庭、宗族、国家三者紧密相连。爱国之情成为思乡情感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怀有对创造新生活的热切期望和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并且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图片

 
  鲁迅曾到日本学习医学。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后弃医从文。
  郭天骄因为求学来到俄罗斯,离家遥远。有时候觉得异国他乡形单影只,且少了故土司空见惯的山山水水。再加上全球疫情爆发,更加剧了他的思乡情结和报国情怀。
  在俄罗斯留学期间,他经常思念流经家乡兰州的黄河和生活在那里的至爱亲朋,牵挂他们的安好。与此同时,他也始终记得毛泽东17岁时于辛亥革命前夜写给父亲的一首豪情满怀的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青年之志,当如是也。这无疑是有志于家国建设的广大青年的共鸣。
  祝愿郭天骄以此为楷模,早日学成凯旋。
 
图片
父亲感言
图片
郭健/国家一级作家,金城文化名家
 
  苦难是一所大学。简单朴素的家庭条件和生存环境有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是社会财富,不是私人财产。家长有义务培养,但不能占为己有。
  郭天骄幼年丧母,三岁便开始学习料理家务,自食其力。他是省、市、区道德模范,是中国好少年。2019年考入福建农业大学,同年被选送前往俄罗斯留学。
  孩子出国不久,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先后爆发。一时间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但凡遇到不可抗的天灾人祸时,一家人总会首先想方设法地聚到一起,共克时艰,绝不会让游子亡命天涯。
  当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同学都涌动着“立即回到父母身边”的想法时,郭天骄一声没吭。我想他大概不仅仅是不敢。
  孩子出国时啥也没带,只带了一把理发的推子。疫情期间,他教同学们学习做饭,在学校宿舍给同学们理发。同学们做好了土豆烧牛肉给他吃。
  当我驻俄罗斯大使馆争取到唯一一趟回国的航班时,家长的人民币像雪片一样飞到孩子的账户。我给孩子的唯一一条短信是:“全力求学,按兵不动。”
  孩子的回信只有两个字:“对的!”
  俄乌战争成了疫情后又一道考验人抉择的命题。对于这场战争,我和孩子的交流中只字未提。我知道,对于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或领导人来说,他不会把战火燃烧到学校,也不会让子弹在莘莘学子的头上乱飞。
  所以,我没有提心吊胆婆婆妈妈。
  倒是孩子有天发信息说:人民币兑换卢布的汇率提高了。这个月我可以多吃几顿肉了!
 
图/郭天骄
编辑/张嘉婕